【德力普汽車養護用品】上周二,全國乘用聯發布5月國內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顯示,5月車市持續回落,零售同比增速僅為3.8%,遠遠低于4月同比的9%,且5月零售環比4月下降2%,市場并未走出期待中的回暖行情。
各大細分市場則呈現明顯不同的風格走勢,傳統轎車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同比、環比雙雙下跌,同比跌幅近10%,SUV市場則逆勢上揚,同比增長高達51%,成為乘用車市場風口上的最大亮點。
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行情分化
2015年5月的前10位主力車企中,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依然牢牢占據銷量榜的前三強,不同的是, 相比上海大眾3.8%的同比增長,一汽大眾和上海通用分別負增長-14%和-8.3%。在自主品牌陣營中,長城汽車、長安汽車的表現超強。借助SUV的熱銷行情,兩家企業分別取得50%和37%的同比增長。
從5月的增量貢獻度看,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的增量同樣驚人,而減量的主要是合資品牌的強勢車企。這也是合資品牌的產品結構不合理的市場銷量損失。
SUV在A級市場份額擴大至33%
目前,A級市場在整體狹義乘用車市場中占比超過70%。其中,轎車雖然仍是銷售主力,但受此輪轎車市場萎縮影 響最為明顯,與此同時,A級SUV車型的異軍突起,促使該細分市場消費結構的轉變。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SUV在A級車市場的份額不斷上升,目前已由 2013年的23%增至目前的33%,市場份額提升10%。
自主品牌長期以來的產能利用率很低,但近幾年沒有采取降價等激進措施,反而是敏銳抓住車市的價格體系的不均衡的大機會,實施價值高端化的SUV發展線路,對掙錢少的微轎等車型壓低產銷,調整產品結構。自主廠家緊隨消費趨勢加速SUV的產品系列化,搶奪巨大的增量。
合資車企市場遇尷尬
隨著自主的SUV分流轎車需求,合資品牌占優勢的轎車市場負增長,合資順應車市降價大趨勢而價格調整也是合理 的選擇,也形成部分合資車企轎車份額提升卻轎車銷量下滑的無奈現象。其中一汽大眾最為典型,由于旗下大眾品牌的主力車型重點分布在A級車市,包括捷達、速騰、高爾夫5月份市場份額分別為26.8%、20.4%和29.6%,三款車型市場份額均處于所在細分市場的第一位,但受產品結構缺乏SUV車型的影響, 即便市場份額提升,但同比銷量卻下滑明顯。與一汽大眾截然不同的,受旗下A級SUV繽智的熱銷,廣汽本田本月銷量達到50,050輛,銷量排名進入 Top10。
未來市場不樂觀,調整策略是關鍵
從近期的降價促銷效果看,市場需求太弱,廠家也應順勢而為。由于資金緊張、市場需求不足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目前的經濟運行分項指標和PMI等前瞻性指標仍處低位,建議接下來的沖刺目標最好相對克制,順應經濟環境的新常態。
隨著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中國車市規模增大,進口車國產、豪車下探,車市中高端價格體系需要調整。合資車型原 有的促銷幅度大都超過10%,降價主要是對促銷的修正,同時也是很好的宣傳攻勢。但面對萎縮的轎車市場,合資降價促銷等也遠低于預期效果,這也是產品魅力 最重要。不是合資企業不努力,國際車企的母公司應該反思其在中國未跟進市場變化的產品布局失誤。